土壤信息服务平台

土壤是地球表层最活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场所,是农业生产和人类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具有持续支撑农产品安全生产、维持生态环境质量和保障动植物及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功能。我国地理跨度大,土壤类型丰富,利用方式多样,开发历史悠久,成为国际上不可多得的土壤大博物馆。对于世界人口第一的我国来说,土壤资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土壤是我国农业的命脉,承载了中华文明延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不仅提供人们生活所需的农业产品,更是文明的载体,赋存了文化内涵。因此,土壤信息的采集、管理和共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壤压力与日俱增,我国耕地复种指数高达国际均值的2.3倍,而我国土壤质量总体低下,障碍因素多,盐碱、酸瘠、板粘、砂性等严重影响农业生产。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重金属、农药、农膜等有害物质积累导致耕地土壤健康状况恶化,制约了农产品的清洁生产,同时过度施用农药和化肥,对地表和地下水体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全面获取和管理我国土壤资源信息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虽然我国传统上对于土壤信息重视不够,数据积累基础较差,相比于发达国家,土壤信息学发展比较迟缓,然而,在土壤学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在长期的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而现代信息技术使得这些海量土壤数据的储存、管理和传播成为可能。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一直重视土壤数据资源积累及共享利用,2009年CERN土壤分中心在院信息化专项科学数据库建设项目的经费和技术支持下,开始了“中国土壤数据库”的建设。2013年又得到院重点数据库项目支持,建成了较为完整的土壤数据资源体系,整合的土壤数据涵盖土壤资源、土壤肥力、土壤环境、土壤生物等土壤学主要学科分支,并建设了功能齐全的数据平台,通过数据库门户提供土壤数据的在线浏览和离线申请服务。

2015年土壤所在中国土壤数据库工作基础上,成立“土壤科学数据中心”,作为学科中心加入科技部基础条件平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中心的成立提升了土壤数据资源的规范化程度,增强了土壤数据线上服务能力,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土壤数据的服务量和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农业、环境、资源和生态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都需要基础土壤信息的支撑。

2016年起土壤科学数据中心在所“一三五”计划重点培育项目“国家土壤资源清单及决策支持服务”、“土壤科学数据中心建设”及“中国土壤特色数据库建设”等项目的经费支持下,开始设计并构建“国家土壤信息服务平台”,以期在丰富土壤数据资源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土壤数据空间可视化分析水平、对决策模型的支撑能力和用户获取数据资源的便利性。目前平台已实现空间数据可视化、私有数据管理、插值制图等功能,并完成“国家土壤信息”APP方便用户野外获取土壤信息,随着平台数据资源及功能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期望将其建设成为我国土壤应用领域的重要公共支撑平台。


使用协议

所有用户对"本平台"提供的数据,只享有有限的、不排他的使用权。用户不得有偿或无偿转让其从“本平台”获得的数据,包括用户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处理加工后形成的新数据。用户不得直接将其从"本平台"获得的数据向外分发,或用作向外分发或供外部使用的数据库、产品和服务的一部分,也不得间接用作生成它们的基础。用户从"本平台"获得的数据用途必须与数据使用申请中规定的一致,需要改变用途时必须重新申请。用户利用"本平台"数据发表成果时必须标注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引用参考以下规范:

中文发表成果:数据来源于国家土壤信息服务平台(http://www.soilinfo.cn);

英文发表成果:Data sourced from National Soil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of China (http://www.soilinfo.cn);

致谢方式参考以下规范:

中文致谢方式:“感谢国家土壤信息服务平台(http://www.soilinfo.cn)提供数据支撑。”

英文发表成果:Acknowledgement for the data support from " National Soil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of China (http://www.soilinfo.cn) "

功能简介

土壤空间数据在线浏览:提供土壤空间数据的在线浏览,并可以对图层进行查询、点查、测距、测面等常规操作。

土壤空间数据分析:提供属性—时间变化统计、空间插值、碳储量估算等在线分析工具。

用户私有图层管理:用户登录后可以上传仅用户本人可见的私有图层数据,私有图层可应用平台提供的空间分析工具进行分析或与平台公共图层数据叠加分析。

土种数据检索: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土种数据的在线检索。

土壤参比检索:土壤发生分类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参比度在线检索。

土壤样品管理:土壤样品长期保存系统近9万份土壤样品的生境信息、入库信息在线检索,如需利用“样品库管理平台”管理自己的样品可与平台管理人员联系。

数据产品获取:通过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土壤分中心提供土壤数据共享服务,访问需申请独立账户。

特色土壤图:依托单位重大项目积累的特色数据资源,需达到一定用户等级后可以访问,联系平台管理人员共享土壤及土壤相关数据资源或使用土壤类型辅助识别功能拍摄野外土壤图片(剖面或景观)可提升用户等级。

移动端APP:提供安卓/IOS客户端,具有土壤空间数据获取、采样信息录入、土壤类型辅助识别等功能。

土壤所

联系我们

通讯地址: 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CERN土壤分中心 (210008)

数据咨询:(025)86881307;soildatacenter@issas.ac.cn

地理位置:CERN土壤分中心挂靠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附近地标有:南京人民政府、鸡鸣寺、玄奘寺、九华山等。

土壤所